美军B-2隐形轰炸机近日频繁出现在中东基地,机翼下挂载的GBU-57巨型钻地弹格外醒目。
这款被称为"掩体粉碎者"的炸弹重达13.6吨,能穿透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,是美军现役最强大的常规钻地武器。但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地下工事据信深达80米,部分关键设备还采用多层分散布局,这让美军的打击效果充满不确定性。
五角大楼2023年发布的《伊朗军事力量评估报告》显示,伊朗已将其防空系统升级至第三代。其中"巴瓦尔-373"防空导弹系统最大射程达200公里,配合新部署的"霍尔达德-15"雷达网络,理论上具备拦截隐身战机的能力。2024年1月伊朗在军演中成功击落模拟隐身靶机的画面,更让美军参谋部对空袭成功率产生疑虑。
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2月的报告指出,即便成功摧毁核设施,伊朗仍有至少三个报复选项:弹道导弹打击中东美军基地、通过代理人袭击以色列目标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。2020年伊朗对阿萨德空军基地的导弹报复造成109名美军脑震荡,这次德黑兰公开表示已储备超过3000枚各型导弹。
华盛顿内部的分歧同样令人瞩目。众议院军事委员会3月听证会上,两党议员就战争授权激烈交锋。共和党议员格林援引阿富汗战争案例,强调"20年反恐花费2.3万亿美元却换来塔利班重新掌权"。民主党议员则出示情报部门评估,认为伊朗政权内部存在裂痕,精确打击可能引发其崩溃。
以色列方面持续施压的动作值得关注。内塔尼亚胡政府4月向白宫提交的情报显示,伊朗已在纳坦兹核设施部署新型IR-9离心机,铀浓缩纯度接近武器级。但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月报告指出,伊朗浓缩铀库存虽达121.6公斤,仍低于制造核武器所需的170公斤门槛。
军工复合体的游说活动同样影响决策。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其精确制导弹药订单激增37%。雷神技术公司则获得五角大楼9.8亿美元合同,用于升级B-2轰炸机的电子战系统。这些商业动态与政治决策的关联性引发舆论关注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5月例行记者会上强调,武力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。俄罗斯外交部则警告,任何对伊朗的军事行动都将破坏地区稳定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重回谈判轨道。
这场危机暴露出军事手段的局限性。即便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武器装备,美国仍要面对打击效果、报复风险、政治代价三重考验。当战争机器已经启动,决策者却开始计算得失,这本身或许就是最发人深省的信号。在核不扩散与地区稳定之间,国际社会该如何抉择?
金多多配资-国内知名股票配资公司有哪些-正规期货配资-股票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